Saturday, September 17, 2011

musikfest Berlin 2011 (I)

每次到柏林都會認識一些新的東西。這次因為意外買到柏林愛樂演奏馬勒第八交響曲”千人”的音樂會而來柏林,開始了我參加柏林音樂節(Musikfest Berlin 2011)的想法,沒想到到最後雖然沒有達到所有的目標,但也成真了。 

這次音樂節的主題圍繞在Franz Liszt和Luigi Nono兩人之間,內容強調Faust和Prometheus兩個西方神話文學中重要的角色,除此之外,Gustav Mahler和Wolfgang Rihm兩個德奧音樂中的巨人也是此次音樂節的重頭戲,畢竟今年是馬勒年,而第八號交響曲的第二部分的歌詞就是Faust的終段。所有音樂節的討論都圍繞在這些線索之間,並用音樂聯結各個音樂家和神話故事,只能說非常有深度;可惜我沒辦法都參加,不然相信將會是一個非常棒的經驗。舉Wolfgang Rihm的音樂會的選曲為例子來講,雖然是同一個作曲家的作品,但曲目內容卻串連了整個音樂節的主題,像是有三首給樂團的作品就是他可以說是和Luigi Nono的對話,而其中一首的副標”La lugubre gondola/Das Eismeer”就是直接明指將從Liszt的la lugubre gondola連接到德國畫家David Caspar Friedrich的驚人畫作”Das Eismeer”(如果沒記錯的話應該是藏於柏林舊國家藝廊)。雖然Rihm的交響音樂只能說還是如以前的印象一般被歸類為噪音音樂,雖然偶有驚人片段,但大多時間聽起來都像是亂寫(大概是我程度還太差)。可是聽導聆和看曲介的時候都覺得那是神妙不可言的作品,牽動連貫近代西方音樂史的脈絡,以及古典文學。像是三首Rihm的聲樂曲就分別是從Novalis,Handke和Hölderlin的詩作,三首樂曲都令人非常驚豔甚至可以說是極具啟發性。很多手法都證實了我最近在思考的一種”無調性調性音樂”是可行且可以非常感人的,我想這大概就是音樂中的畢卡索風格。而且要非常感謝歐柏遠,因為上過他的德國文學課,所以讓我至少對那些詩人以及其詩作有些粗淺的認識,才有辦法感同很多東西。 


(冰海, Das Eismeer, from Caspar David Friedrich)

音樂方面只能說是見到了很多很多大人物。從第一場是全場Wolfgang Rihm的作品。第一次聽到傳說中德國現代音樂中非常活躍的musikFabrik (直譯音樂工廠),還有柏林的RIAS Kammerchor (RIAS室內合唱團),還有現在柏林很活躍的女高音Anna Prohaska。還看到了Rihm本人(雖然第二天又再看到了一次,他參加了這次整個柏林音樂節),這大概比上次看到Peter Eötvös還感人,畢竟他的聲樂曲是讓我非常非常有辦法感受的抽象音樂,當Prohaska在Mnemosyne時唱到
Zweifellos 
 Ist aber der Höhste...“ 以及
Die Zeit, es ereignet sich aber 
Das Wahre.“
的時候,不禁要全身顫抖;真是個令人驚嘆的際遇。八點開始的音樂會結束後就已經十點半了,我座的位置很不錯,有些距離可以俯瞰全局,卻不會太遠導致看不清楚。指揮和樂團都非常好,鋼琴solo也是,非常開心。結束後到楊的家裡聊天敘舊到深夜,於是他就問我要不要留在他那邊,於是就在他的夢中囈語與偶也大做的鼾聲中度過了柏林的第一夜。

0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<< Home